今年伊始,托普云農作為智慧農業的領軍企業,動態頻頻,頗受關注。近日,鳳凰網為托普云農董事長陳渝陽做了一次專訪報道,記錄了陳渝陽先生成長與創業的故事。
《陳渝陽:智慧農業逐夢人》 http://zj.ifeng.com/a/20190403/7353816_0.shtml
█ 托普云農董事長陳渝陽
今年是陳渝陽創業的第12個年頭。年初的時候,他收到了一封來自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的沉甸甸的《感謝信》,信里感謝陳渝陽創立的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第11屆全球食品與農業論壇和第84屆柏林國際綠色周上的出色表現。
德國柏林訪問期間,陳渝陽代表托普云農參與并成功舉辦了中國數字農業推介活動,向國際社會展示了中國農業信息技術前沿企業的風采和責任擔當。隨行名單里,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阿里巴巴”、“今日頭條”,它們是以軟件帶動中國數字農業發展的佼佼者,而托普云農則是以硬件支撐中國數字農業的行業先驅,領隊的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屈冬玉親切稱之為農業的“阿里巴巴”。
█ 中國代表團合影,隊伍正中間為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屈冬玉
回溯陳渝陽的成長與創業經歷,他著實擔得起這份重責,“以數據采集與應用為核心,通過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帶動整個農業生產、經營、監管等各方面實現信息化變革。”在過去的十二年里,這個對中國農業領域有著通透理解能力和極致全局思維的浙商新秀,正以前所未有的顛覆式理念創造一種全新的服務方式,掀起了農業信息化領域的一場技術革命浪潮。
陳渝陽和他的科研團隊,正走在智慧農業發展的最前線,每個熟知他的人都相信,他們將用數字技術逐漸改變人們對農業的傳統認知,用科技力量悄然繪制一幅美好的未來農業藍圖。
與農業的不解之緣
每株植物都是會呼吸的生命,很小的時候,陳渝陽便懂得這個道理。跟人類一樣,它們有著自己獨特的氣息,時刻展現出自己的個性與心情,或張揚,或頹唐,與它們的生長環境息息相關。
多年以后,在浙江大學華家池實驗室,農學系學生陳渝陽親眼見證了這種現象,顯微鏡下的植株標本纖毫畢現,活脫脫像人的血管神經等組織,它成長的各類生理性狀,運用實驗室的高級檢測儀器,也可輕松觀測到,而這些植物生理變化的背后,是人類無法直接觀測的二氧化碳含量、光照強度、土壤養分等因素的增減。
這個從小在田間地埂奔跑的鄉村孩子深深陷入農業科學的奇妙當中,難以自拔。“載芟載柞,其耕澤澤。獲之挃挃,積之栗栗。”因為父親在上海打工,直到大三還一直幫母親揮鐮收割做農活的陳渝陽自小就體味到稼穡的艱難和農民的辛苦,也許自那時開始,用科學改變中國農業現狀的種子就已經深埋在他的心底。
農村的經歷,潛移默化地讓陳渝陽與農業走得愈發緊密,在高中畢業的躊躇之際,他選擇填報了浙江農業大學(后浙大農學院),并成功考入種子工程專業。
在大學里,陳渝陽便是個意見領袖和活躍分子,他身兼數職,既參加校外聯部拉贊助,又在校勤工助學辦公室做副主任,還是浙大合并后第一屆農學院的學生會主席,同時又擔任浙大校刊的編委。用他大學同學的話來評價:陳渝陽是個“德才兼備”、“嚴于律己”而不“虛擲光陰”的好同學。
2001年,陳渝陽順利從浙江大學農學院畢業。彼時的他再次陷入迷惘,國內農業發展滯后,一個人能改變什么嗎?選擇這條路正確嗎?回想起過往經歷,陳渝陽心中熱火重燃。他決定繼續學習,這次學的不是知識,而是國情。他要深入基層,了解農民需求,掌握農業痛點,探索一條農業變革的長久之路!
于是,陳渝陽進入了浙江農資集團工作,在任職期間,不忘踐行自己的謀劃。
半計劃經濟體制下供銷社農資系統物質采購工作中,打開了他觀察中國農業發展的一扇窗戶:“相較于國際上的農業發達國家,中國這個傳統農業大國的農業科技水平還非常落后,一些國外早已普及的基礎農業檢測儀器,如田間面積測量儀,數粒儀等都是鮮有應用,而這些‘高端產品’只存在與高校與研究所的實驗室。”經過幾個年頭的調研與思考,陳渝陽這個“不安分”的農村小伙子終于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決定辭職下海。
為智慧農業“打好地基”
█ 創業初期的陳渝陽
從何處著手轉變中國農業的落后現狀最為合適?這是陳渝陽自主創業后第一個琢磨的問題。通過多年學習與工作經驗的總結,一整套關于農業大數據的采集與應用的服務模式已在陳渝陽腦海當中初具模型:他想為農業體系構建一個農業大數據中心,在這里包含著中國每一寸土地上的每一個農業信息,而基于這些數據基礎,通過人工智能的算法輔助,政府端、農業主體端、消費端都可以進行定制性的應用,農業的生產、管理不會先像以往那樣盲目,農產品的消費也將更加透明安全。
然而,這個工程過于龐大,而且在十多年前,還沒有如今的技術與儀器基礎。“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為一步步實現腦海里造福萬千人民的長久之計,陳渝陽選擇從底層架構入手,也就是研發生產好用、易用、實用的農業儀器,以此改變基層人員的數據采集工作,提高數據采集的效率與準確性,為整個大工程先“打好地基”。
有了明確的方向,陳渝陽便正式走上國產農業儀器的自主研發與推廣之路。“當時主要定位還是在檢測儀器和設備,一定要做智能化的、便攜式的。”他非常明確,要做差異化和特殊性的產品,與規模化的實驗器廠家區分開來,這樣才能得到市場的認可。簡單來說,就是使實驗室里的臺式機能夠“輕裝上耕田”。
從基礎性的檢測技術研發入手,陳渝陽的各式便攜式檢測儀能對土壤的水分、硬度、溫度、養分、緊實度等參數,做個通體的檢測。市場很快驗證了陳渝陽的想法,托普出品的便捷式智能檢測儀器得到了銷售與口碑雙重認可。隨后,他把目光轉向植物生理環境,光、二氧化碳、風向、風速、雨量等等,這些植物生長、生理、生態因素的變化,都再難逃過托普儀器的“火眼金睛”。
經過一段時間的高校合作后,陳渝陽逐漸建立起自己的研發隊伍,隨之形成了以農業數據采集與農業數據應用為主的研發體系,并在此間不輟耕耘,至今已累計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傳感器達70多種、農業智能裝備達130多種。
前不久,托普云農自主研發的智能蟲情測報燈被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評為“自主創新金獎”,這個獎項是國內儀器儀表行業的推動劑與風向標,代表著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對托普云農科研能力的極大認可,亦改變人們對國產農業儀器“技術含量低”的刻板印象,可謂是意義重大。
█ 意義非凡的獲獎證書
托普之路:智慧農業發展的縮影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在農業儀器儀表行業的成功,給了陳渝陽極大的信心,而他也在一次次踐行、完善自己的智慧農業長久規劃。
陳渝陽團隊后續的研究便是針對產業應用需求,搭建農業物聯網系統:通過物聯網系統集成傳感器,將土、肥、水、環境等各類植物生長指標傳輸儲存到云數據平臺,以實現實時監測、管理。隨著首個托普物聯網系統的建成,標志著陳渝陽的團隊已經走到了整體規劃的第二階段——農業大數據的產業化應用,與此同時,托普云農也作為行業先驅,在農業物聯網領域打響了名聲。
█ 托普云農現代農業示范園綜合物聯網系統
陳渝陽做的事業,其實是推動農業信息化發展的兩翼,因為產出少、見效慢,早期很少有公司染指。“任何新興行業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作為‘教育成本’,才讓人們慢慢了解、接受并配合,現在已成體系的外賣與打車APP就是最好的例子。”比起互聯網化、數字化的生活方式,互聯網化、數字化的農業更令人“難以接受”,尤其是對于傳統的農民而言。在陳渝陽看來,這是中國作為傳統農耕國家數千年來根深蒂固的思想觀念。
不過,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時代浪潮推動思想碰撞,這種傳統觀念也會隨之被潮水沖淡。近年來,黨和國家對農業發展愈發重視,習總書記提出要建設“數字中國”。陳渝陽敏銳地意識到,“用互聯網邏輯、信息化技術改變補足農業信息化短板,建設數字農業農村的風口到了!”這些想法的背后是陳渝陽對時代背景的清晰認識與對行業使命的勇于擔當,“托普作為智慧農業、數字農業的先驅企業,自當會做好這陣東風當中的揚帆領航者!”
得益于多年來的技術實力與行業影響力,陳渝陽和他的托普云農在政府大力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節點上備受關注,他的智能裝備和農業物聯網系統立時成為“香餑餑”。托普云農在全國各地都建起了農業示范園,托普的技術產品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陳渝陽正愁無處實踐的“第三階段成果”——農業大數據的決策端應用,也在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的盛邀之后,有了充分施展的舞臺!
█ 托普云農植保物聯網應用分布圖
托普云農搭建的省級農業大數據中心平臺,將采集的各種初始農業數據傳輸、入庫、歸檔后,依托人工智能的分析與平臺可視化處理,可實現省級農業大數據的橫向、縱向融通,成為農業政府部門決策管理的重要依據,大大推動了浙江省數字農業農村的發展進程,使之走在了全國前列,成為了其他諸省學習借鑒的榜樣。
經過托普云農領銜的智慧農業行業的共同努力,目前國內的智慧農業算是小有成就,但相較于國外發達國家的農業信息化水平,中國智慧農業還有一大段路途要趕。
這些年來,陳渝陽跑了將近30個國家和地區,見證了許多優秀的現代農業案例:美國是典型的大規模農場,機械化、集成化的水平非常高;荷蘭、以色列等國家,小面積、高產量,憑借設施和裝備領先;而日本、中國臺灣則屬于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模式,體現人與技術的完美結合。
陳渝陽善于學習那些先進的技術與理念,并將之與中國的國情進行合理結合、應用。
例如在荷蘭參觀期間,當地的草莓種植技術令當時的陳渝陽深受啟發。“……它就是數字農業的典型應用,基于傳感器的數據集成,到系統管理平臺,再根據模型的算法進行決策,從而來掌控它的水肥管理和溫控。”回國后,他便開始著手推動建德草莓小鎮的搭建,如今,建德草莓小鎮已成為了國內聲名遠播的休閑農業典范。
“還不夠!”陳渝陽絲毫沒有停歇,2019年3月31日,他再次踏上了前往以色列學習交流的航班。
智慧農業的探索還在路上
█ 智慧農業探索者——陳渝陽
在中國智慧農業的探路者中,陳渝陽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也有扎實的理論根基。他對時下頗為熱門的數字農業和智慧農業概念,有著超前獨到的見地。他不僅為浙江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編寫提供了一些企業的合理化建議,還參與了浙江省的數字農業指導建議的文件的起草,也因而入選第四批國家萬人計劃名單。
“我是行者,也是學徒。”謙虛務實的態度,讓陳渝陽在不斷創造價值的過程中,持續拓寬自己的認知邊界。
除了針對產業需求進行應用模式的探索,陳渝陽也在學習全球的前沿科技。“如今5G時代到來,人工智能技術日趨成熟,物聯網、大數據行業將會迎來一陣飛速的發展。”陳渝陽鼓勵團隊一定要打開思想的疆域,他多次提醒,智慧農業的未來將實現更加開放的跨界融合,隨著5G通信、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不斷整合和深化應用,智慧農業將迸發出更多活力,釋放出無限可能。
未來智慧農業會發展怎么樣?無人知曉,但陳渝陽卻一直在著手構建自己的農業大數據帝國,以底層基礎的搭建到頂層設計的完善,陳渝陽的布局之路漸入佳境。用數據洞悉農業,以技術改變農業,我們相信,中國農業將在陳渝陽和他的托普云農的努力之下,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正如他描繪的景象:蔚藍的天空下,長滿了黃燦燦的莊稼。藍是科技,黃是豐收與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