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受全球疫情、世界極端天氣的影響,世界糧食供需緊張,據聯合國最新報告顯示:預計2020年底新增饑餓人數超過1.3億人。糧食安全,將成為各國維持內部穩定的重要抓手。
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雖然我國已經實現“十六連豐”,但面對多變的外內環境,保障糧食安全依舊是國家的重點任務。中美關系陰晴不定,糧食進口存在阻礙,而近來南方的洪澇災害與多發的病蟲害災害,還對今年的糧食生產造成了不小的沖擊,盡管我國儲糧充足,但面對不可預測的局勢變化,確切保衛國家糧食安全,還需探尋更多實現“自給自足”的方式,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保障糧食安全
耕地質量是影響糧食生產效率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耕地質量,合理的生產利用將大大提高糧食生產的產量與質量,耕地長期保護可保障農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圍繞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化肥、秸稈還田等一系列綠色發展技術措施,耕地質量保護利用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如今,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進一步深化,對耕地質量的相關工作還有更多要求,未來,如何推進全國耕保工作“合而為一,合而不同”,既能保障全局掌控全國的耕地質量信息,又能因地制宜地利用耕地用以生產?一種以信息化、數字化、數據化為主導的現代化技術將有效助力耕地質量保護的各項工作。
全國耕地質量大數據平臺有序建設中
2017年,《農業部直屬單位中長期基本條件能力建設規劃(2017-2025)》明確提出:“到2025年建設全國耕地質量數據平臺1個”。
2018年,全國耕地質量大數據平臺正式立項,面對如此龐大的工程,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聯合各方資源,統籌規劃,交流研討,落地執行,在兩年的推進當中,取得了階段性的建設成果:截止目前,平臺相繼成為了需求分析、項目申報、方案編寫、技術規范制定等內容,還完成了平臺基本功能模塊的開發。
2020年8月19-21日,為研討平臺建設階段性成果,交流平臺建設經驗,研討平臺開發思路,農業農村部耕保中心在杭舉辦耕地質量數據展示功能研討會,會議介紹展示了全國耕地質量大數據平臺的最新建設成果,組織到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參觀調研,還針對大數據平臺整體功能架構等內容展開了深入研討。
托普云農軟件總監王惠義展示全國耕地質量大數據平臺各功能模塊
與會領導專家一行蒞臨托普云農參觀調研
經過三天的議程,會議不僅向與會代表展示平臺建設的最新成果,還通過經驗分享、案例學習、交流研討等方式,收集了一系列建設性意見與建議,有助于平臺建設下一階段工作的落地與實施。
托普云農積極支撐全國耕地質量大數據平臺建設
托普云農是國內先行的數字農業綜合服務商,在助推農業數字化轉型的發展道路中有著豐富的建設經驗。托普云農也是全國耕地質量大數據平臺的建設支撐單位,不僅從頂層設計開始參與,步步落實平臺的建設與推進,還與行業專家們展開深入的交流研討,吸取專業經驗,優化業務落地,促進平臺的優化升級。
在本次會議組織的參觀活動上,托普云農還向與會領導專家們介紹了公司軟件研發的幾大技術優勢,它們可有力支撐全國耕地質量大數據平臺的建設與維護運營。托普云農還分享了公司在浙江省參與農業信息化頂層設計與建設的實踐經驗,通過實際案例展現數字農業巨大的管理空間與潛在的應用價值。
托普云農軟件總監王惠義介紹公司底層開發技術優勢
托普云農副總經理、智慧農業研究院副院長吳家滿分享農業信息化“浙江經驗”托普云農副總經理、智慧農業研究院副院長吳家滿分享農業信息化“浙江經驗”
托普云農董事長陳渝陽發表平臺建設看法
后續,托普云農還將與行業專家們多多交流學習,以成熟的技術結合專家們的深厚的行業理解,為耕保事業打造數據成果展示“一張圖”、監測保護“一張網”、社會化服務“一站式”的耕地質量大數據平臺,全面提升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信息化效率和水平,實現對全國耕地質量實時動態監測、精準評價和建設保護,具備對外提供數據分析、整理加工、精準農業服務等社會化服務的能力。
托普云農立志于改變傳統農業
托普云農是一家服務于農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成立以來,一直秉持“用科技改變傳統農業”的企業使命,在十余年的發展中,始終堅持技術創新與應用,將先進的技術用工業化思維導入農業產品,取得了不少成果,深受各方好評。
截止目前,托普云農已獲得發明專利18項、實用新型專利45項、外觀專利15項、產品軟件著作權205項,主導和參與制訂2項國家標準和3項行業標準,并將這些技術成果深入應用于土壤、種子、植保、栽培等細分領域,先后與農業農村部耕保中心、全國農技中心達成戰略合作,助推各細分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未來,托普云農還將加碼技術創新,探索產業發展,聯合阿里巴巴、海康威視、京東云、中國電信、浙江華數等產業合作伙伴,共同助推農業產業數字化發展,為打造一個自給自足的農業市場,保障糧食安全而持續貢獻力量!